在兒童節,想說說一個身邊有關母與女的故事。有位朋友,她自從懷了第二胎不久,便發現其母患上了血癌。當時醫生認為情況未去到最頑劣,但亦隨時要有心理準備。她一生中與母親感情最好,她與姊妹非常細心、日以繼日夜的在照顧母親,為她張羅,母親卻在某一天,先是看見對面的樓房有人跳樓自殺,然後過了一次治療後,她身體狀況異常反覆,醫生發出警告,其母在短時間內死亡。當發現此噩耗時,朋友臨盆在即,但她的心情差至極點,她開始認為是腹中塊肉在此事上生事,由開始至今,只是為其母帶來噩運,已去到嚴重地相信的情況。在個多月內,她要承受母親先是離開人世,然後生小孩,她開如發現自己有些少產後抑鬱,跟着凡事都常遷怒於二女身上,無論二女多努力,笑得多燦爛,這朋友內心都認為她是罪魁禍首。
時間是我們記憶體內的一個分類系統,主宰的是那種情緒的配合。正因為兩件事情發生在同一段時間之內,而又難以用正常邏輯去解釋或演繹,於是惱袋把兩事緊扣起來,一個成為了因,一個變了做果。
基於她認為在某程度上,幾姊妹沒有認真找師傅去處理母親看過別人跳樓離世後的負能量和遭鬼上身,她們是害死了母親的。作為一個女兒,她自覺自己很不稱職,作為一個剛為另一人母的她,便背負起兩個自責與內疚的負面情緒位置,把「女兒做錯了」這個感覺,由自己身上投射到二女身上。當然,本來死亡就是不能輕易被解釋與被理解的事,而且就算如何所謂有了心理準備,到真正面對時,又是另一個回事,更何況是這麼極端的情況。
朋友要明白,以往家人從來都不信鬼神,自母親死亡後,為求一個所謂的合理解釋,反而深信母親先是被鄰座的鬼魅纏身,自己卻未能洞悉此點,繼而二女「腳頭不好」,害慘了婆婆這些連篇鬼話,都不願接受生命要完就完這個鐵一般的事實,好像完全忘記了發現母親患上血癌時已經太遲這個醫生說過數十次的事實。最終讓她走出陰霾,是當她深深被二女的笑容打動時,特別是就算當她這個母親抱着女兒,還天天抱怨並痛斥她害死婆婆時,女兒仍歇力地笑,展露那種天真無邪的笑容,全然付出她仿如小天使般的、對家人那無條件的愛,以她的小小的身軀,仍不計較的展開那脆弱的翅膀,保護着並安慰她家人的傷口。我跟朋友說:「若果你不是生了這個孩子,真不知道你這數個月可以怎樣的熬過去。小孩讓你忙碌並為你不停的付出。你應該非常明瞭那種切膚之痛吧。明白你已失去了母親,但亦不用殺死她的母親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