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Article] 壞的記憶都可正面運用


人有一個錯覺,就是認為要剪掉惡劣、令人痛苦、蒙羞的記憶,例如是被情人甩了、考試不合格、被某老闆炒了、家人離婚,諸如此類的傷痛記憶,有點像電影《無痛失戀》,把失戀記憶刪除,一了百了。事實並不如是,有苦才顯出甜,有黑暗才見到陽光,所有都是相對的。剪掉痛苦記憶,只會令人變得很麻目,因為要騙自己的記憶系統要騙全套,壞的好的一同消失,分分鐘令人更痛苦。

若果當事人能從苦的記憶中,感覺並明白固中原因,以上面的情況來舉例,如那段戀情是個令自己表現出勇氣真我的機會,令自己更好好準備迎接真命天子,那個舊情人是能令人看得清楚自己想追尋的是那種情人,那個考試只不過是令人更了解自己真正強項的一環,父母選擇離開只是兩人不想再一起生活,與作為兒女的自己的美醜強弱無關,等等等等,跟着消化了情緒,繼而有所學習,於往後清醒地對事物與人有所改觀,便是記憶正面被運用,而能成功跨進人生一大步的時候。
  • 所以當下的重要性之大,無用置疑。只要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想想每一天,縱使你感到多難受,其實人生存的基本要素:呼吸、吃喝、排泄、睡眠只需搞定便足夠,這一刻其他都是不需要的,任何聰明材智計謀,都是無用武之地的,嚴格來說是多餘的,便會讓人放鬆,讓自己調節並回到最舒服、滿足的位置。基本需要?你可能會認為那麼人跟動物有什麼分別?當然人是萬物之靈,但是就是因為人想太多,掉進了種種陷阱之中,忘了作為人,無論走過怎樣的路,都是貪生怕死的,所有外間的點綴,都是用以來分散自己的原始懼怕:「怕睡不夠怕冇屎出怕走不動怕死」,總值等如世界沒有愛。

copy fr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