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完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與《One Day》,想起《心動》和《藍色大門》那電影中的好些畫面。好像以上四部電影,都非常標榜失去才是最美好的,得不到才是最好,所有美好都是來自錯配,在電影上出現淒美無比,但在現實世界那會帶來負面影響。不過除此以外,亦看到記憶的重要性與記憶的轉換與延伸,當然還有重頭的騙人伎倆。
其實腦袋是我們一個很有趣的朋友,亦會有時好心做壞事,他會為了怕你太寂寞、太鬱鬱不歡,而把你內心那一些美麗的幻想,製造出非常真實的感覺,例如跟已分開了的男友一同甜蜜吃飯,仍睡在一起一同抱着,相擁說笑,笑聲仿如歷歷在目。當你心情上感到一樣的美好時,你會以為自己經已享有這些幸福生活,而在現實上減低了或甚至失去動力去追逐。那豈非本末倒置?!
以童年記憶為例,你把一個人的幾張童年照片收集起來,然後放到同一本相簿內,其中一張是合成的,把一個人小時真實的樣貌,key上一個他從未到過的地方,然後跟他形容多一些「當時」的情況及細節,例如他跟A、B與C在那裏玩得多開心,笑得多瘋之類,那人開始時或許有一秒的疑惑,但很快便會點頭,並自己附加多些內容。記憶是會騙人的,當時那人明明從未到訪那個地方的主題公園,却一同跟你隉造記憶,就可知一二。所以說很多軍人在戰火中失去了不少記憶,是因為腦袋不能讓你天天活在極度惶恐中,於是太過恐怖、血腥的記憶都會自動刪掉,或令人以為那只不過是夢境,是沒有發生過的。今次記憶由原本有變成沒有,騙人是為了保護主人的性命呢。
那些失去記憶的朋友可以透過催眠去找回,不過尋找出來是恐怖的真相嗎?那就要好好接受並跟進治療。
copy fr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