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NEWS] 慈母「等埋我走」 救回自殺兒

星島日報 – 15小時前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視「愛情大過天」的阿卓(化名),曾兩度為拍拖兩年多的同性戀人企圖自殺,但其母一句「應該等埋我一齊走」,他不忍忤逆「親手殺死媽媽」,清醒過來,留命求生。
  同志情困 三度尋死
  自小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的阿卓,現年二十二歲,一直渴求父愛,視年紀較大的同性愛侶如父親。早在十三歲,阿卓第一次與同志拍拖三個月,因分手後的創傷,在家服用安眠藥及割脈圖自殺,獲及時送院救治。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Article] 孕期超音波指標對照表及說明

*** 一、參考資料 ***
孕期通過超音波判斷胎兒的發育的大小是較有參考價值的一種方法,孕婦在做超音波的時候會看到檢查報告上有一些數值,這些數值就是告訴你寶寶的發育大小。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Article] 退化眼疾 補救愈早愈好

作者  | 花旗醫生行醫記 – 2013年5月30日星期四上午10:09
人到中年,身體器官退化跡象愈益明顯,靈魂之窗尤應重視。若因缺乏某種維生素而導致提早視力下降、視野收窄,必定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和生活質素。

美國衛生部早年展開一項大規模分階段實驗研究,名為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AREDS),首階段於2001年完成,當時所得結論是組合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和鋅,有助減低黃斑點退化病變達兩成半。但剛出版的第二階段研究報告卻認為,單靠上述維生素還未足夠,須額外吸收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素(Zeaxanthin),可延緩老年性黃斑點病變及白內障等退化眼疾。

[News] 急症室22%病人錯分流

星島日報 – 15小時前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病人進入急症室會按緊急程度分流,但瑪麗醫院分析過二百個到急症室求醫、由不同年資護士分流的病人個案,發現有兩成二病人緊急程度被高估或者低估,其中緊急和半緊急病人最明顯,專家建議修訂有關分流指引。
  現時急症室分流制度會把求診病人分類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或非緊急,頭三類有服務承諾,例如需要於三十分鐘內處理九成緊急病人,但次緊急病人沒有相關指引。
  最新《香港醫學雜誌》刊載一個有關急症室分流的研究,研究搜集二百個病人數據,由三組護士作出分析,一組年資五至十年,另一組年資十五至二十年,第三組屬於專家組護士,有超過二十年急症室工作經驗,並曾制定急症分流指引。